上高会战抗日阵亡将士陵园,位于上高县城东郊的镜山旁,为纪念上高会战抗日阵亡将士于1991年修建。烈士陵园其布局为仿中山陵格局建造,上横刻原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部长张爱萍手书“上高会战抗日阵亡将士陵园”十二个大字。 陵园中部有一仿古凉亭名为“会战亭”,亭内有一青石碑,碑文刻
上高会战胜利后,蒋介石对担任攻击主力的74军甚为满意,特以军委会名义授予74军“飞虎旗”一面,此为国民党军中第一面荣誉旗。 抗战中,国民党军事委员会颁发的“陆海空军武功状”总数107张中。据统计,李天霞所率领过的部队荣获14张,其中包括最先的一张“第1号武功状
2006年,全县生产总值达36.68亿元,人均生产总值突破1000美元。三次产业比例由“九五”期末的42:28.9:29.1调整为24.8:45.8:29.4。财政总收入达2.92亿元,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0.56亿元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7.22亿元。 工业经济 2006年
上高县辖1个街道、6个镇、6个乡:敖阳街道、田心镇、徐家渡镇、锦江镇、泗溪镇、翰堂镇、南港镇、芦洲乡、塔下乡、蒙山乡、镇渡乡、野市乡、新界埠乡。共有18个居委会、186个村委会。县人民政府驻敖阳街道。 敖阳街道 面积:23.88k㎡ 人口:80977人 邮编:336400 代码:360923001 管理商城路、学园路、建设北路、和平路、镜山
上高县土地总面积1350平方公里。其中:农业用地511023亩,占25.26%;山地3.56万亩,占1.76%;水面106868.5亩,占5.28%;城镇、村庄、道路等其它用地339982亩,占16.8%。土壤质地肥沃,主要以红壤土和水稻土为主。其中:红壤土占土壤面积的51.1%,水稻土占土壤面积的16.8%。县域土地结构是一个较为完
上高县地处114°28′——115°10′E,28°02′—28°25′N之间,东西最大长度68KM,南北最大宽度45KM,全县总面积1350.25KM2。
年平均气温为17.6℃,冬季最冷月1月平均气温为5.5℃,夏季最热月7月平均气温为29.1℃;极端最高气温为40.8℃,极端最低气温为-10.0℃;3月下旬进入春季,5月下旬后期进入夏季,9月下旬进入秋季,11月下旬进入冬季。一般11月下旬进入冬季。一般11月下旬开始出现初霜,2月底终霜,平均无霜期达276天。初雪平均日期在12月下旬,终雪平均日期为2月底,年平均降雪日为7天。
...
上高县位于江西省西北部,锦河中游,东经114°28′-115°10′,北纬28°02′-28°25′。东接高安、南界新余、分宜、西邻宜春、万载、北连宜丰,县城距南昌113千米、宜春90千米。全县东西长68千米,南北宽45千米,总面积1350.25平方千米。2006年年末总人口346303人。
春秋属吴、越、楚,秦时属九江郡。西汉高祖六年(公元前201年)置建城县,属豫章郡。东汉中平年间(184—189年)汝南(今河南)上蔡百姓迁到此地,置上蔡县。西晋太康元年(280年)改为望蔡县。南北朝梁(502—557年)属豫章王国。隋开皇九年(589年)望蔡县并入建城县,属洪州。 唐中和年间(881—884年)置上高镇,
上高历史汉高祖六年(公元前201年) 始立建城县。属目建城。东汉中平间(184-189年)析建城县地始立上蔡县,治三十里铺。三国吴黄武间(222-228年)析上蔡县地增立宜丰,阳乐二县。晋太康元年(280年)以蔡人怀土,更名为望蔡县。唐中和二年(882年)钟传(今上高田心乡枧头村人)驱江西观察史,占据洪州(南昌),任镇南节度使,封南平王。后钟传立上高镇。上高自此得名。唐乾宁年间,钟传捐宅为寺,昭宗