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个地地道道的东北农民 , 千里迢迢从辽宁大连来到江西上高学习养野鸭 , 究竟是什么使得一个东北农民能够下定如此决心 , 深入赣西北大地这个遥远的南方小县一展抱负呢?日前 , 在上高政府负责人的陪同下 , 前往上高县塔下乡下林村王长双野鸭场进行了现场采访 , 一解迷惑。
拧着绿头鸭的老王
灼热的养鸭场
当日同行的有塔下乡潘书记、邱主任 , 以及下林村聂书记等人。
由于空调效果不佳 , 在火辣太阳的炙烤下 , 行进中汽车室内温度令人窒息 , 我们打开了汽车玻璃 , 一阵灼热的风直袭脑门……尚未到王长双的养鸭场 , 就闻到了那股灼热而微带鸭腥味的气息 , 不久邱主任告诉我们 , 放养野鸭的场地到了!
汽车停靠在一排渔网旁 , 后来王长双告诉我们 , 这是用来隔离公、母野鸭的 , 野鸭长到一定时候 , 公的母的要隔离开来 , 等到成熟的时候再混合在一起 , 就可以避免他们在尚未长成的时候受精 , 提高受精成功率。
整个场地 , 除了一排建筑于坝旁的猪圈似的建筑外 , 就是数间简陋的瓦房了 , 脚下随处是鸭粪鸭毛 , 大家欲找个地方坐 , 竟然无法找到 , 最后只能进了房 , 围坐在老王的床沿。
成群的野鸭
鸭苗饲养场
千里赴赣非偶然
我们了解到 , 老王其实并非一个普通农民 , 其子在日本东京定居 , 是人们所说的那种“做大生意的人” , 他来上高的时候 , 所有的家人都不同意他的选择 , 老王几乎是“一意孤行”地来到上高 , 这一来就是近一年。远离亲友 , 他一个人住在这种腥气冲天的鸭场 , 丝毫没有抱怨当初的选择。
“相隔千里 , 您怎么知道这里有个上高县呢?又为何选择在上高施展您的抱负呢?”我们将心中的疑惑首先抛出。
“老王他们来到这里 , 这个应该属于政府农业招商的结果 , 以推动上高农业产业化发展!”随行的邱主任插话说。
“有这个因素在里面 , 但关键是我们自己的选择!”老王告诉我们:“之前我们从大连总公司了解到 , 在类似的行业中 , 养野鸭是个风险极小的行业 , 因为其他禽类容易染上群体性传染病 , 一旦运气不好大批死亡 , 那是要亏血本的。但是野鸭不一样 , 他们有野性 , 不会染上群体性疾病 , 有染病也是个别野鸭 , 所以排除了这个极大的风险因素!”
“其次呢……”老王告诉我们 , 在东北养野鸭一般2个半月出一批次 , 除掉寒冷月份外 , 一年可以繁殖3个批次的野鸭 , 但南方不同 , 这里因为温度适宜 , 只需要2个月就可以繁殖一批野鸭 , 一年可以出5批。
“南方这么大 , 为何您独独挑选了上高呢?”我们继续追问老王。
“有人找我———就是你们说的招商引资是一个原因 , 但不是根本原因!”老王告诉我们 , 他有个朋友在新建县 , 当地政府65亩水面免费送给他 , 那里的政策很好。“我到上高 , 一个是上高水库多 , 不到50万人口的一个县城 , 竟然有300多个大小水库 , 按照一个水库养2万只野鸭 , 一旦推广出来 , 300个水库那就是600万只 , 数目是惊人的!”老王向往地说:“还有个非常重要的因素是 , 上高这地方位置好 , 一旦发展起来 , 可以带动广东、福建、湖南、贵州等地 , 是个风水宝地啊 , 这个您可以看看地图!”老王认真地说。
王老板的野鸭经
“野鸭属瘦肉型鸭子 , 味道甜美 , 营养价值高!”老王说 , 他自去年10月来到上高 , 目前饲养的野鸭已经达到了2万余 , 但大部分是种鸭。“这些鸭苗都是从大连总部空运过来的 , 理论上说 , 肉鸭每只4元 , 种鸭要看大小 , 小的每只15元 , 大的要60元一只!”老王告诉我们 , 鸭子小的时候 , 也不知哪只是公哪只是母 , 同样一批鸭子 , 养到一定的时候 , 公鸭会绿头 , 所以又叫“绿头鸭” , 而母鸭不会。所以当时空运过来的时候虽有2万多只 , 但基本上只有一半是母鸭 , 另外一半只能作为肉鸭饲养 , 一定的时候还是要总部回收过去。
“另外 , 种鸭和肉鸭饲养的方式也有所不同!”老王说 , 种鸭一定要到水里、最好是流动的活水里放养 , 肉鸭则可以在岸上圈养。
老王的所有鸭苗都要总部直接空运过来 , 但据我们所知 , 野鸭的下蛋能力惊人 , 一般的种鸭四个半月左右开始产蛋 , 五个月的时候大批产蛋 , 每只种鸭每天一个蛋 , 一共要下200多个蛋。老王有万余野鸭 , 为什么不能自己孵 , 而要从总部运鸭苗过来呢?老王解释 , 为了提高孵化成功率 , 需要有孵化机 , 这种专门用来孵鸭蛋的机器 , 小的耗资数千元 , 大的需要几万元 , 由于老王才来不到一年 , 尚未来得及购买这些机器。“目前有几个已经在路上了 , 很快可以自己孵化!”老王说。
是不是有了孵化机就可以完全自己解决鸭种呢?对此老王还有解释:“不行的 , 孵化数代以后 , 还是需要购买种鸭!”老王表示 , 这些种鸭来自美国 , 每一批只能维持数代 , “就如人们不能近亲结婚一样 , 野鸭不能总是近亲繁殖 , 那样就变成普通鸭子了 , 所以繁殖数批以后 , 还是需要购买种鸭!”老王说。
“那么饲养野鸭的收益呢?”我们询问老王。老王给我们算了一笔账:“按照2000只野鸭的饲养规模来说 , 一般请两个饲养工 , 一周一次拖运鸭料 , 一个月下来 , 连工钱在内需要耗费16000元左右 , 两个月的成本是30000元上下 , 2000只野鸭就算按照批发价 , 每只2斤 , 每斤20元卖出也将达到近10万元的收益!”但事实上 , 一般的野鸭都是饲养到2斤半上下 , 每斤20多元 , 其中还不包括有不少种鸭(价格通常更高)以及他们产下的鸭蛋(按批发价每个野鸭蛋售价一元)。
“正因为收益如此之高 , 我们才想将这个市场做得更大 , 所以我们找到了一条更好的发展之路!”老王告诉我们 , 他们想在上高实行公司加合作社加农户的饲养模式:“可惜的是当地农民目前对野鸭养殖都不大了解 , 想让他们大规模加入 , 目前还为时尚早!”
老王的烦心事
据了解 , 因为野鸭属于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, 需要到省城办理许可证 , 光办这个许可证 , 老王他们就耗费了10多万元。“因为野鸭很难辨认是饲养的还是捕获的 , 所以需要国家很多部门认可 , 这里面包括畜牧水产局、农业局、林业局等等!”
老王介绍说 , 他饲养的野鸭主要销往港澳 , 还有日本等海外国家。今年6月28日 , 46个国家在香港召开商务会议 , 他就前往参加了。“每个国家需要野鸭数量有多少 , 需要先下订单 , 但这个单我是不敢签的!”因为那些海外订单 , 每单至少是五六百万只肉鸭 , 而沈阳本部也只有200万只左右的肉鸭。“这正是我来南方扩大饲养规模的原因!”老王表示。
“目前日本人吃野鸭 , 但他们需要的是活鸭而非白条鸭(宰杀了的鸭子) , 这样检验就不好通过 , 需要通过香港等地辗转运出!”老王表示 , 由于运费等原因 , 这也决定了每批野鸭需要上数量才有钱挣。
“压力是很大!”老王表示 , 目前他最烦心的是资金不足 , 他已经投入100多万元 , 可是由于上高当地农民还不能充分相信他们 , 不敢跟着他们放开手脚养 , 因此目前规模很难扩大。
带头支持老王的聂书记
老王来到上高 , 当地政府大力支持 , 老王的烦恼 , 当地政府一直也在为他考虑。据塔下乡办公室邱主任介绍 , 他们准备将相关情况上报县委。在老王所在的下林村 , 该村聂书记就加入养了2000只野鸭 , 以实际行动来支持老王。
聂书记微显腼腆 , 但谈起野鸭饲养却和老王一样滔滔不绝:“我请了两个人照看自己的鸭子 , 由于村里工作较多 , 一般一个星期去鸭场看一次!”聂书记表示 , 养野鸭还是比较划算的 , “每只野鸭每天的鸭料就2两左右 , 比普通鸭子4两的食量少一半!一是因为野鸭本身体形小 , 一般无法长到三斤以上;二是因为野鸭吃的主要是浮游生物 , 需要的鸭料相对少!”聂书记表示 , 虽然这样 , 但野鸭的回报相对普通鸭子则高了几倍 , 野鸭饲养周期相对更短 , 带毛的野鸭批发价都是每斤近三十元 , 按一只鸭子2斤半、每只70元以上的收益 , 这是普通鸭子无法比拟的。再加上野鸭无瘟疫等风险的威胁 , 这比饲养其他禽类更划得来。
目前聂书记饲养的2000只鸭子都已成年 , 据其介绍 , 保守估计 , 毛利将在10万元上下。
“我就是希望村民们看到我的收益 , 从而直接参与野鸭养殖 , 这样既帮了老王 , 无疑又为村民找到一条发财致富的好门路 , 如此好事何乐而不为呢!”聂书记说话的声音大了起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