猪流感来了,对我们上高人民和上高的养猪业有哪些影响呢?
连日来, 记者在养猪大县宜丰县、上高县采访时了解到, 在当前由于猪流感猪市低迷时, 一些养猪户因生猪价格严重下跌, 被深度“套牢”:
一方面是市场价格看跌, 养猪户舍不得卖猪;
一方面是猪越大, 养殖成本越高。
HOW CAN WE DO - 我们该在呢么办么????
“惜售”、“硬扛”、“等待”……在采访中, 养猪户们不止一次地向记者重复着这样的字眼, 希望能挺过这场猪市危机。上高县牧业合作社理事长郑金才认为, 在当前生猪价格不断下跌的情形下“惜售”, 是一种极不成熟的表现。
这位养猪专业户介绍说, 110至130公斤的生猪, 每长1公斤肉需要3.4公斤饲料;130至160公斤的生猪, 长1公斤肉需要4.3公斤饲料;如果按猪饲料每公斤2.6元计算, 4.3公斤饲料的成本就是11块多钱, 以目前生猪9.8元/公斤的市场行情, 猪养得越大只会亏得更多。
郑金才建议说, 行情不好时, 生猪长大了, 该出手时就出手, 千万别惜售, 因为从成本上来看根本不划算, 只会出现成本与售价“严重倒挂”, 亏得更多。
说起造成这轮猪价下跌的原因, 郑金才认为, 一是与养猪行业周期性调整有关;二是大家一哄而上养猪, 生猪产能已过剩;三是国际金融危机和甲型H1N1流感的影响。
踩准行情节拍应对危机
面对猪价持续下跌, 该如何应对呢?
宜丰县新庄镇天德绿色生猪生产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姚荣光认为, 应在降低成本、加强管理上下工夫。他说, 养猪户依托合作社统一购买饲料、兽药, 每头猪可节省50元的成本, 统一销售又能比市场价高一些。
多争取订单和开拓市场也是有效的应对办法。在生猪价格大幅度下跌前, 天德绿色生猪生产专业合作社争取到江西国鸿集团3万头生猪的订单。为开拓市场, 这家合作社于今年4月在上海设立了办事处, 已经售出700头生猪, 成功打入上海市场。
猪价下跌, 越来越多的养猪户选择了加入合作社“避险”。记者从上高县牧业合作社获悉, 今年加入该合作社的养猪户已新增62户, 达460户, 目前仍在增加。
“我们当前只淘汰老母猪, 不允许大批量卖母猪, 同时鼓励有条件的社员购进新母猪, 为下一轮价格回暖作准备。”郑金才对记者说。这些年, 上高县牧业合作社形成了一条应对市场波动的经验:行情好时少进母猪, 多养大猪;行情不好时淘汰老母猪, 鼓励购进新母猪, 为以后赚钱作准备。
据介绍, 一头50公斤的新母猪, 4个月之后才能配种, 怀孕4个月, 产下的仔猪长至120公斤出栏约需5个月, 这样一个小周期就是13个月时间。“所以, 从事养猪行业至少应有13个月的超前眼光, 那种一哄而上的养猪户肯定要吃亏。”郑金才说。
采访中记者注意到, 养猪户们在市场信息方面表现出两种倾向, 一是对市场价格十分敏感, 生猪价格哪怕是5分钱的波动他们都能敏锐感知。另一方面, 他们又缺乏对宏观市场信息的分析, 他们没有意识到, 价格涨了, 行情好了, 全国养猪的人都会增多, 潜在的市场风险会因此增加。对此, 有人建议, 政府相关部门应该建立相关预警机制, 及时地提供全面、有前瞻性的信息分析。
回归理性需要一个过程
生猪价格高时, 人们一哄而上养猪;生猪价格低时, 一些养猪户亏得血本无归。养猪业能走出这样的“怪圈”么?
面对记者提出的同一个问题, 宜丰县姚荣光及上高县郑金才、王豆林等养猪大户都认为, 市场经济条件下, 任何人都有养猪和不养猪的权利, 只要养猪有利可图, 一旦猪市行情转好时, 就又会出现一哄而上养猪的热潮。
“专业与非专业的养猪户, 大量的资金涌入养猪行业, 会给这个行业的健康发展带来极大的隐患。”上高县畜牧水产局党组书记聂自根说。他认为, 养猪门槛低, 又有国家出台的扶持政策措施, 大家一哄而上是正常的, 但一些非专业的散户占用了养猪行业的大量资源, 而且对环境的污染等负面影响越来越大。
一位专家认为, 政府在养猪行业方面可供调控的手段较为有限, 只有在养猪场批地、环保等方面才有约束力。
聂自根对记者说, 经历这次规模空前的价格波动, 希望养猪行业能够尽快变得成熟, 回归理性, 但这需要一个过程。
养猪大户王豆林认为, 养猪行业是高风险行业, 养猪户的心态一定要稳, 要敢于面对市场。只有充分认识了养猪行业的市场规律, 提升了驾驭市场、抗击风险的能力, 才可能避免出现一哄而上、“为猪疯狂”的局面。
上高博客编辑提醒各位老乡:行业自省:切莫一哄而上, 经历这次空前的价格波动, 希望上高养猪业尽快成熟