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揭秘】上高二大鞋厂的招商过程,赞一个上高领导
Tuesday, May 12, 2009 | Author: dudu


匹克(江西上高)实业有限公司生产车间一派繁忙景象
2009年5月 , 沿320国道驱车来到距上高县城7公里处 , 一排排蓝白绿相间的标准化厂房格外引人注目。这个名为五里岭的小地方 , 因为聚集了“宝成”“匹克”两个大型鞋业制造企业 , 近年来已日益为人们所熟知。

    上高县鞋业产业基地 , 2005年开始建设 , 目前已拥有龙头和配套企业30余家 , 员工1.8万余人。2007年 , 上高鞋业产业年总产值已达8.993亿元 , 实现销售收入9.99亿元、利税总额6916.4万元。

   上高县是 一个区位、交通、资源都不占优势的农业县 , 短短4年多怎能取得如此骄人的成绩?关键是上高人在抓项目、谋发展的过程中,牢牢抓住了产业发展的“龙头”。

    细节打动“宝成”

    一家龙头企业 , 能让一个产业高点起步。上高人很幸运 , 因为他们在发展鞋业之初,就引进了世界上最大的运动鞋生产代理公司———台湾宝成国际集团。

    可上高不靠江、不靠铁路、不靠机场 , 项目谈判时 , 高速公路也没有(尚高的公路可不差啊,编者注) , “宝成”为什么会选择来上高发展呢?

    2005年初 , “太旺宝成”决定在江西省范围内选择发展基地 , 上高县也在被考察之列。“宝成”的考察很特别 , 他们向多个县发出了同样的一张问卷 , 共有100道题 , 包括优惠政策、地理位置、交通、用工情况等。面对这张问卷 , 各个县的做法不一 , 但上高县却组织了工作组 , 并针对不同领域的问题 , 一道道实事求是地回答 , 最后交出了300多页的答卷。

    有一道题的答案给“宝成”留下了很深的印象。题目问:“上高有多少人在‘宝成’打过工?”以此调查县里的熟练工资源。在东莞等地“宝成”工厂打过工的上高人约有7000人。为让这个数字更为准确 , 该县派出几十个工作组下到乡村 , 一户户核实姓名、年龄、地址 , 最后造册送给了“宝成”。拿到这本名册后 , “宝成”还派员进行了再调查 , 以确认它的真实性 , 发现竟没有一个差错。

    收到这本厚厚的答卷 , 上高的得分立即高出一筹。“宝成”的管理者认为 , 这样实事求是地为客户着想的做法 , 让他们很有安全感。

    3月初 , “宝成”又对厂区用地大小情况提出质疑。当月8日 , 上高就抽调专业人员 , 到油籽洞对厂区面积进行测量 , 确定厂区长1160米、宽640米 , 面积1110多亩 , 完全符合要求。最意想不到的是 , 当“宝成”考察人员问到产品从上高运到广东等地的运价是多少时 , 上高县领导一口就报出了与集团调查结果一致的价格。这令考察组深感惊讶。一个个难题破解了 , 一个个疑虑解除了。事后宝成集团考察人员说:“上高县领导的报价 , 是做了调查的 , 就冲这种作风 , 政府的承诺是可信的!”

    点滴细节让宝成人留下了深刻印象。为此 , “宝成”决定 , 将原打算在江西几处的投资计划开云手机官方网站入口,开云(中国)放到上高 , 成立上高裕盛公司。一切让细节说话 , 上高终于迎来了“宝成”轰隆隆的机器开动声。

    效率成就“龙头”

    随着“宝成”的进驻 , 整个上高都开始高速运转起来。的确 , 3年多来 , 裕盛公司再复杂的事情只要交给上高县的干部 , 一切都变得简单。上高干部耐心细致的办事作风 , 高效快捷的办事效率 , 让宝成人“不出自家门就能办所有事”。

    宝成人不会忘记 , 为确保裕盛公司顺利投产 , 上高专门成立了服务领导小组 , 由县领导、中介单位人员、蹲企人员共同负责协调裕盛公司项目推进进度。所有登记手续、证照办理、开户验资、报关通关等具体事务都由服务组派出专人负责。公司签约后 , 上高人在15天之内 , 就为公司办妥了所有证照。

    宝成人不会忘记 , 为确保裕盛公司能迅速招到大量员工 , 县里专门设立劳务派遣公司 , 远赴广东、四川、广西、云南招工 , 并给各乡(镇、场)、县直单位下达了招工任务。2007年春节期间 , 裕盛公司因上新生产线急需招收员工5000人。为满足企业用工需求 , 短短几天 , 上高就动员了1万多人供其选聘。

    宝成人不会忘记 , 裕盛公司需要大负荷用电 , 县主要领导多次赴省、市供电主管部门沟通协调 , 争取省、市供电主管部门决定在裕盛公司附近设立一座110KV的变电站。县供电公司还成立攻坚队,队员在春节期间放弃休假连续作业 , 保证了裕盛公司的正常生产。

    宝成人不会忘记 , 由于员工们分布在16个乡镇 , 上下班成了一大问题 , 上高县为此专门开辟了接送员工上下班的公交线路。县公交公司动用40余辆公交车 , 每天早上8点前将制鞋工人从各个乡镇接进厂 , 下午5点钟又开云手机官方网站入口,开云(中国)送回家。

    这一切 , 都源于上高人把服务企业作为重中之重。对此 , 上高县副县长严旭辉说:“现在 , 投资者更加看重行政效能。我们只有抢占发展高地 , 抓环境改善、抓效能建设 , 才能产生四两拨千斤的效果。”

    凡是企业要求的 , 上高县委、县政府都尽力满足;凡是涉及企业的工作 , 县里各单位各部门都积极配合。急事急办 , 特事特办 , 打破框框 , 上高县各级干部全力服务、办事高效的作风 , 让包括“宝成”在内的许多企业老总深受感动。“宝成”高层对此评价说:上高县各级干部办事效率高 , 执行能力强 , 政府服务很有特色。

   “龙头”高昂。很快 , 上高鞋业迎来了发展的春天。

    “龙头”引来集群

    走进匹克(江西)实业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 , 长长的流水线上 , 从原料到成品一气呵成。公司负责人告诉记者 , 这是目前鞋业生产中最先进的工艺流程。

    匹克(江西)实业有限公司是落户上高的第二家大企业 , 由国内知名企业匹克(香港)国际有限公司投资5000万人民币建成。公司设计年产运动鞋600万双和运动服300万套 , 首期两条生产线于2007年12月底竣工投产 , 预计至2009年企业三期工程投产后 , 年总产值可达10亿元 , 安排就业1万人。

    如今 , 随着“匹克”的进入 , 其原有的配套企业70%左右对上高县进行了考察 , 15家企业与上高达成了投资意向 , 而上高县本地的绣花厂、包装厂已经开始接收“匹克”的订单。

    上高县工业园区负责人告诉我们 , 继“宝成”投资上高后 , 有20余家鞋类配套企业主动跟进:美国耐克公司的配套企业———众安科技公司在上高投资3500万美元;台湾冠兴实业投资3000万美元;南宝集团也加快了进军上高的步伐 , 准备在上高投资3000万美元以上。而先行者“宝成”因为裕盛公司的飞速发展 , 其总部还决定把投资期由原来的3至5年缩短为2至3年 , 并计划把“上高裕盛”建成拥有5万名员工、中部地区规模最大的鞋业制造企业 , 力促上高成为全国鞋业生产制造基地。届时 , 裕盛公司每年可生产品牌鞋3600万双 , 创汇4.5亿美元。

    在3年多时间里 , 五里岭已经形成了一个鞋业产业集群 , 以“宝成”“匹克”为龙头 , 聚集了众安科技、顺峰实业、香港芳鼎、全胜鞋机、方圆鞋面、邦胶科技等相关企业37家 , 集中了近2万名制鞋工人。2007年 , 五里岭鞋业产业园被省发改委批准为江西省鞋业产业基地。

编者相信 , 不久的将来,我们的家乡上高必将成为“中部地区最大的鞋业产业城”!



Category: 招商引资 | Tags: 上高鞋业   | Views: ()
  • 相关文章:

发表评论:

◎欢迎参与讨论,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、交流您的观点。